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矢志照亮全中国徐叙院士访谈录(4)

来源: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问:1987年5月,由您主持的国际发光学会在北京举行,这有什么背景? 答:在这之前的国际发光学会议上,我就提出来了.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我的一些工

问:1987年5月,由您主持的国际发光学会在北京举行,这有什么背景?

答:在这之前的国际发光学会议上,我就提出来了.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我的一些工作在国外为同行所了解,很受欢迎.那时我们的工作跟国际上是同等水平的.经过“文革”以后,我再出去看一看,有些都看不懂了.他们的方法、提出的问题、所用的设备都是新的.我回来以后,当时的想法就是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”.1978年做了所长以后,我就做了三件事:第一就是培养人才,我派出去大概42个人到不同的国家,因为我去参观访问过,知道哪里水平高,哪里有比较强的研究人员.第二是更新设备,当时就有很多人反对了.因为我不是给你配一套,给他配一套,而只是给研究所配一套.我坚持在所里成立一个能谱实验室.卢嘉锡讲开放实验室,头一个候选人就是我们.第三是调整课题.原来的课题太陈旧了,要更改成新的课题.从1980年开始,很快就有一些新成成果了.所以1983年在科大召开了一个发光学会议,我就提出想办法召开国际学术会议,他们都同意.1984年这个国际会议在麦迪逊(Madison)召开,当时我才做过开颅手术不到一百天,就出国去争取了.我觉得有责任把中国的发光学推到国际舞台上;所以我就去争取了,就争取来了.1987年,这个会开完了以后,外国人开始以另外一种眼光看中国.原来还有人认为“这个会在中国开,不是开玩笑吗?”但开完了之后,他们认为比上一届在日本开得还高明.自那之后,我们已经开了4次国际会议了.那时国内还没有召开过比较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.

问:上世纪80年代初,您就组织成立了发光学会,并创办了专业杂志《发光学报》,这是不是标志着发光学的成熟?

答:对!我一直主张大家要互通有无、互相帮助、共同提高.所以1964年我就组织了一次场致发光会,1965年组织了材料发光会.1966年就“文化大革命”了;但在“文革”当中,周总理曾经有过一个指示,要开展基础研究.当时我就行动了,但后来又是“批林批孔”,又不行了.“四人帮”垮台以后,我、许少鸿、吴伯僖几个人在全国走了一遍,宣传、组织成立发光学会.发光学会现在已经10届了.这个学会高度团结、互相支持、共同提高.学报之前,在长春物理所就有了《发光与显示》,原来是情报性质;到《发光学报》就变成学报性质了,有创新性的见解都可以在这儿发表.

问:当时国际上的发光学研究状况如何?跟他们相比,我们的差距在哪里?

答:国际上,我认为比较分散,苏联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德国,这几个国家都比较强.我都去参观过,我派人也都派到最强的那里去.但有的在承担国家任务,不接纳外国人.我们的差距首先就是理论比较差.我后来就希望夏上达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.在应用方面我们还可以.到目前为止,和我们同时的几个七十几岁,近八十岁的人还承担着1 500万支荧光灯的应用研究课题.有的人开创了四五个公司,还有的人通过产业化对于视觉和照明的关系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.

问:您说我们的理论差些,是指那时的状态,还是现在?

答:一直是这样.在此领域,我国的理论工作者还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.

文章来源: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ykdxxbzz.cn/qikandaodu/2021/0503/499.html



上一篇:最冷地方火热之心
下一篇:华罗庚与中国科大龚异杨德庄先生访谈录

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投稿 |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|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版面费 |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中国药科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